鼎晖投资柳丹:医疗投资受追捧?潜力公司具备这些特质
医药,作为 2019 年医改的关键词,备受行业关注。而利好创新药的国家政策频出,也让更多的创业者看到机会。
但机会和风险并存,具备怎样特质的创新企业更容易成功?在项目扎堆的细分赛道,基金投资人如何判断风险?在医疗大环境和市场竞争的综合作用下,还有哪些开始显现的趋势?
鼎晖投资自成立至今,已在医疗健康板块投资了超过 30 家公司,其中有近1/ 3 上市。作为专注中早期投资的混合型基金,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更加关注“生态圈”的建设,在生物医药、检测诊断、医疗技术等板块进行布局,投资案例包括先导药物、迈新生物、康立明生物、集萃药康等。
鼎晖创新与成长投资执行董事柳丹拥有十余年健康医疗行业经验,从科研出身到产业实践、管理咨询,再到现今作为医疗投资人,也是柳丹追求价值实现的过程。
特别是在医药投资方面,柳丹得以凭借此前工作经历所带来的商业逻辑性和敏锐度,来做项目的筛选和判断,也享受在投后管理中与医疗创业者“肩并肩”,以实现更多科学研究应用的落地。
“我们是同行的伙伴,也是参谋,和企业家一起去实时地面对和解决创业路上的问题。”
在柳丹看来,一位优质的创始人,需要同时具备 ——鹰的眼睛(洞察力),狼的耳朵(判断力),豹的速度(执行力),熊的力量(管理力)。
谈医疗大环境
创业邦: 2019 的资本环境被普遍认为是“波谷”,你这样认为吗?在新一年的投资策略上,鼎晖会有哪些变化?
柳丹: 2019 年,我认为是过热后的回调期。见识了去年一波的投资热潮后,我们不追风、不盲从,更多地是求平稳,回归理性的估值判断。简单说是八个字,“精选项目,控制风险”。
从目前来看,今年上半年整个环境和去年下半年应该是差不多的。 2020 年下半年,可能会有好转的迹象,排除中美关系等国际形势的重大不确定因素,如果要相对明显地好转,可能要看 2021 年以后。
今年,我们会继续相对稳妥的投资策略,比如关注估值有合理调整的头部企业,以及有潜力从二线走到一线、但可能由于环境原因使其价值还未得到认可的企业。
创业邦: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,有风向标意义吗?
柳丹:有的。二级市场大的板块,哪些估值起来、为什么起来,为什么一些细分领域会得到二级市场相对高的估值认可,这背后都有一定逻辑。
其实一级市场投资也会看两方面:一是中国二级市场;二是国外二级市场,特别是与国外对标的一些国内公司,更适合判断其长期趋势以及投资空间的大小。
创业邦:在医疗行业的十余年里,你看到行业经历了哪些阶段?
柳丹: 1990 年之前属于跟踪仿制的阶段,那时候都是仿制药,主要解决的是“有无”的问题;第二阶段是模仿创新,中国逐渐看到国外先进的东西,产品也在改善,特点是成功率比较高,风险比较低,产品较为同质化;第三阶段,从前两年开始,是新替代旧的趋势。所以我们投资现在也主要是看First–in-Class(同类最先) ,兼顾Best–in-Class(同类最优)。但肯定不是盲目的一刀切,而是有判断取舍技巧的。
创业邦:现在医疗行业已经到了一个拐点吗?
柳丹:拐点有不同的角度,可能是十度,可能是三十度,我个人认为目前来说角度在过半(四十五度)左右。医疗行业的发展是个渐变的过程,投资也从之前的机会投资热,变为现在比较专业的行业投资热。
谈细分赛道的机会和风险
创业邦:我们关注到近段时间国内医疗领域的融资情况,新药的融资金额大,医疗器械的融资项目多。在整个医疗健康领域中,有哪些更细分的赛道是你所看好的?
柳丹:我关注的是四个部分:第一,生物科技,在医疗里边是具备抗风险性的;第二,药疗创制,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创新药等;第三是检测诊断,这也是精准医疗的主要方向之一;最后是医疗科技,因为我们是混合基金,会有机会和TMT行业组同事做一些交叉学科的投资,比如AI医疗、人机交互等。
创业邦:在你看来,投医疗和TMT,有哪些不同的地方?
柳丹:TMT会赌第一第二,有赢者通吃的格局,像大家通常所说的BAT或ATM。但医疗并不是这样,至少大家没看到医药上有哪两三家垄断了市场,而新企业没机会的情况。
医疗领域公司的格局,天然具有分散性。虽然从产品上来说,比如市场上出现了一款乙肝新药,可能在市场份额上会较大程度领先于随后上市的第二款,但在公司层面上,一般不会出现像TMT巨头那样依靠流量入口就能降维打击的情况。
产品本身是重要的决定性因素,如果你比第一款药更有效更安全,那你就有很大的可能超越前者。再比如即使都是治疗肝病,乙肝和丙肝的药市场都是分割的,会有各自的壁垒和不同市场格局。
创业邦:对于新药投资,是否面临个选择,如果投很早期,失败风险比较大,而等有一定成绩再投,可能估值又会比较高?
<